鸣沙山-月牙泉风景名胜区,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。古往今来以“山泉共处,沙水共生”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,被誉为“塞外风光之一绝”,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。鸣沙山、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,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“二绝”,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。
鸣沙山,因沙动有声而得名。古称“沙角山”、“神沙山”。山有流沙积聚而成,东起莫高窟崖顶,西接党河水库,东西绵延40公里,南北宽约20公里,最高海拔1715米。整个山体由红、黄、绿、黑、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,五色沙粒细软滑圆,随足颓落,经宿风吹,辄复如旧。山形美观,峰如刀刃,远看连绵起伏,如虬龙蜿蜒。遇摩擦振动,便会殷殷发声,轻若丝竹,重如雷鸣。故“沙岭晴鸣”为敦煌“八景”之一。
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,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,东西长300余米,南北宽50余米,水深约5米,泉形酷似一弯新月,故名月牙泉。古称“沙井”,又名“药泉”,一度讹传“渥洼池”,清代正名“月牙泉”。面积0.88公顷,平均水深3米左右,水质甘冽,清澈如镜。泉被鸣沙山四面环抱,但并不为流沙所掩,始终碧波荡漾,清澈见底,久雨不溢,久旱不涸,泉内星草含芒、铁鱼鼓浪,山色水光相映成趣,风光十分优美。它的神奇之处就是流沙永远填埋不住清泉。
据史书记载,鸣沙山与月牙泉成为沙漠奇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。千百年来,人们面对这一沙海奇观,始终感到奇怪,作为沙丘的鸣沙山为何千年不变?而在沙海之中的月牙泉又为何“泉映月而无尘”、“月泉晓澈,亘古沙不填泉,泉不涸竭”?这大自然创造的奇迹,古人百思不得其,最后只好叹为“山之神异,泉之神秘”。
鸣沙山、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,“山以灵而故鸣,水以神而益秀”。游人至此,无论从山顶鸟瞰,还是来泉边漫步,都会驰怀神往,遐思万千,确有“鸣沙山怡性,月牙泉洗心”之感。
风景区沿鸣沙山呈带状分布,有莫高窟、雷音寺、民俗博物馆、白马塔、白云观、阳关、渥洼池等众多名胜古迹,自然景观丰富,戈壁大漠特色鲜明。莫高窟荟萃了中国4世纪到14世纪、10个朝代绘制的佛教壁画4.5万多平方米,彩塑2000余身,是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珍贵文化。 |